地方鼓勵民間投資政策疊加 重點關注企業“減稅降費”
2020-09-02 17:05:29
如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近日包括河南省、南京市等國內多地發布了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發布相關措施的地方基本都提到了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優化審批環節,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等等,另外都強調了對重點產業的投資力度。
記者采訪相關專家和金融機構認識,相關人士建議,政府應該進一步對民營企業減稅讓利,幫企業降成本,營造公平創新環境。
重點支持產業轉型
8月22日,河南省正式公開發布《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實施意見》。隨后的8月23日,《南京市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公開發布。
這是在多地推出鼓勵民間投資項目后,新出臺的政策配套措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許召元分析,1-7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但民間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勢頭,投資結構繼續呈優化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投資中反映消費需求的相關行業投資持續低迷,需要高度關注。其中消費拉動型行業典型的有農副產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煙草、紡織服裝、皮革毛皮、家具制造、造紙、印刷、醫藥等。
面對這一局面,在南京和河南的政策中,均重點提到了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內容。
其中,南京提到推進主導產業發展。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按照全市推進主導產業發展的要求,大力推進新型電子信息、綠色智能汽車、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與節能環保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主導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和科技服務、文旅健康、現代物流與高端商務商貿等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加快發展。
河南省提到,實施大數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龍子湖智慧島和省級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進入大數據、物聯網、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
而此前的2018年6月,湖南發布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提出加大對民營企業創新支持。積極支持民營企業承擔省科技重大項目,對符合政策條件的集成電路、軌道交通裝備、“互聯網+”、大數據和工業機器人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重點項目。
建議減稅讓利
鼓勵民間投資、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和呼聲,近些年各地也都在不間斷地發布。
8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改革舉措破除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障礙,激發經濟活力和動力。會議提出,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的附加條件,幫助解決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難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會議指出,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尤其是營改增等減稅措施要抓緊到位。
而在地方版的政策中,也不乏相關的政策。
比如,河南省提出,要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其中,尤其提到要實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涉企收費和各類涉企保證金目錄清單管理,到期的政府性基金能取消的一律取消。清理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企業繳費,嚴禁供電、供熱、供氣、供水等企業違規向市場主體收取接入費、碰口費等。
南京則提出,2018年底前,深入開展物流領域收費專項檢查,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進一步開展涉企收費檢查,減少和規范評審、評估、檢測等各類涉企收費,重點檢查各類“紅頂中介”及行業協會依托行政權力、壟斷地位亂收費等問題,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對于地方版的政策,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現代化研究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何雨表示,對南京來說,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很遠大,政策也好。他建議政府多關注中小微企業,而不是僅僅地支持大項目。
“很多中小微民營企業目前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還比較困難,需要政府充分認識到。另外,政府在轉型升級方面的投資力度較大,在短期內花掉那么多錢,如果短期內沒那么多項目,或形成一些行業在項目計劃書上創新,企業為爭取政府補助或引導資金,而造假逐利,客觀上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創新創業環境。”何雨認為,在鼓勵民間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方面,關鍵是要給企業安全、公平和低成本的環境。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