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惠小編總結:我國現有的稅制
2021-05-26 17:08:28
橫著睡、豎著稅,逃不了皇糧國稅。了解我國稅制,積極納稅,但是同時也為經營降低成本,所以不必要交的稅應該不交。要合法節稅,先了解我國稅制。萬事惠小編總結了我國現有的稅制。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1.我國現行18個稅種
我國現行稅種有18個,先來點下名: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環境保護稅。
2.英雄不論出身,稅種則有來源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點,這些特點需要以“法律”的形式來加以固定。然而,我國稅收法制化的過程還在進行當中,目前我國現行18個稅種,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環境保護稅、煙葉稅5個稅種是真正的“稅出法律”,也就是說是由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定的。對應的稅法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其余13個稅種,全部為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進行立法。
可見,英雄不論出身,稅種則有來源。稅種來源于稅法的規定,稅法則是來源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或者是國務院的授權立法。
3.稅種分類
我國現行18個稅種的分類方法有多種,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是按稅種的功能和性質劃分,劃分為5類,分別是:
1)流轉稅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關稅3個稅種;
2)所得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2個稅種;
3)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2個稅種;
4)特定目的稅類,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煙葉稅、環境保護稅5個稅種;。
5)財產和行為稅類,包括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車輛購置稅、船舶噸稅6個稅種。
4.稅法(稅種)的要素
一個稅種,它之所以是一個稅種,是有明顯區別于其它稅種的特點的,這些區別就是稅法要素,包括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稅免稅和違章處理等。其中,納稅人是構成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課稅對象是構成稅收法律關系的客體、征稅的標的物;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稅免稅和違章處理等,構成了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只有基本了解了各個稅種的構成要素,才能較好地了解稅法的基本內容。
5.三言兩語了解現行18個稅種
的稅種,沒有之一。增值稅是典型的流轉稅,在商品或勞務的流轉環節征稅。流轉的含義,大于等于“銷售”。商品和勞務的流轉環節,歸納為6種情形:1)銷售商品;2)進口商品;3)銷售勞務;4)銷售服務;5)銷售不動產;6)銷售無形資產。增值稅本質上是對增值額征稅,具體表現出來卻是以銷項稅額減除進項稅額征稅,以其差額作為應納稅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常用稅率為16%、10%和6%三種,小規模納稅人的常用稅率為3%一種;
消費稅:消費稅與其名稱不符,原因有兩點:1)消費稅一般情況下并不是在消費者購買消費品的時候計算繳納的;2)大多數消費品無需計算繳納消費稅。消費稅最終是由消費者負擔的,一般情況下在生產或銷售、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征稅,而且僅僅針對“應稅消費品”征稅,其他消費品不征稅。應稅消費品主要涉及三類:1)高消費商品,如金銀首飾、化妝品等;2)對環境污染較大的商品,如汽車及相關產品等;3)國家不鼓勵消費的商品,如煙、酒。
企業所得稅:顧名思義,企業所得稅是針對企業的所得而征收的一種稅。所謂企業,限定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等,而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排除在外;所謂的所得,是稅法規定的所得,而非企業自行認定的所得。企業所得稅現行稅率為25%,計算依據就是稅法規定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類似,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個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種稅。不同的是,企業所得稅的“所得”,是一種綜合所得,即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費用后,依照稅法進行調整后的所得;二個人所得稅的“所得”則是分類所得,目前分為11個類別,如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股息紅利所得,等等,不同的所得計算方法不一致。我國個人所得稅的不合理、不公平之處,就在于這種“分類所得”。在現行體制下,工資薪金所得容易掌控,工薪族老實納稅抬轎子;財產類的所得則往往失控于監管體系。
資源稅:資源稅的征稅對象是一部分自然資源,包括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征稅環節為生產企業銷售或移送使用環節,稅率較為復雜。
城市維護建設稅:顧名思義,城市維護建設稅征收后專門用于城市維護建設,但在我國目前狂飆突進的城市建設氛圍中,城市維護建設稅資金實在是杯水車薪,更多的建設資金,得靠土地財政、國家資金和社會資金。城市維護建設稅是附加稅,其計稅依據為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
房產稅:房產稅的征稅范圍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相同,征稅對象則為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房屋,后者的征稅對象是土地。房產稅按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后的余值征稅,或按房產租金收入按12%的比率征稅。
印花稅:印花二字,是印花稅的表現形式,也就是納稅之后,需要在納稅憑證上“貼印花”。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應稅經濟憑證”,這些憑證分三類:1)合同;2)營業許可證照;3)會計賬簿。印花稅實行低稅率、大面積征稅的政策。
城鎮土地使用稅:國家為越來越稀缺的土地資源單獨設置了“土地資源稅”,和資源稅不同,土地資源稅以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土地為征稅對象,以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稅率則不同城鎮有所不同。而且,土地資源稅需要按年繳納,細水長流,不是一錘子買賣。
土地增值稅:和增值稅類似,土地增值稅也有“增值”二字,是對在我國境內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對其轉讓所取得的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使獨享一種特殊的稅率形式,叫做“超率累進稅率”,基本含義是土地增值稅的增值率超過一定比率,其稅率將上升。
車船稅:顧名思義,車船稅的征稅對象是車和船,是以在我國境內依法應當到車船管理部門登記的車輛、船舶為征稅對象,向車輛、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征收的一種稅。
船舶噸稅:感覺船舶噸稅離我們很遙遠,因為它是由海關征收的。船舶噸稅是對在中國港口行駛的外國籍船舶和外商租用的中國籍船舶,以及中外合營企業使用的中外籍船舶征收的一種稅
車輛購置稅:是對購置車輛的納稅人所征收的一種稅。所謂車輛,指汽車、摩托車、電車、掛車、農用運輸車等。車輛購置稅實行10%的比例稅率。
關稅:關稅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是以進出境的貨物和物品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為什么是進出境、而不是進出國?因為我國目前有大陸和港澳臺4個關稅區,大陸輸送到臺灣的商品,也算出境;相關輸送到大陸的商品,也算進口。進出境的商品,需要在海關繳納關稅。
耕地占用稅:耕地占用稅是對在我國境內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征收的一種稅。耕地占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不同,前者只在征用耕地的時候一次性繳納,后者需要按年繳納。耕地占用稅有限制隨意占用耕地的目的,然而比起賣地、賣房所得,那點稅又算的了什么?
契稅:契稅中的契是指土地、房產的權屬憑證。契稅是以在我國境內轉移的土地、房屋權屬為征稅對象,向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承受人征收的一種稅。
煙葉稅:煙葉稅比較特殊,它的征稅對象只有一個,就是煙葉;征稅環節也只有一個,就是煙葉的收購環節;納稅單位也比較特殊,只有一類納稅單位,就是各地的煙草公司,與普通會計人員關系不大。
環境保護稅:在我國境內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正如耕地占用稅限制不了貪婪的人們占用耕地的沖動一樣,環境保護稅恐怕也保護不了環境。只有按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科學發展,環境的保護才值得大家期待。